第(1/3)页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,自从沈如姜推迟了上朝的时间之后,大家都平和了很多,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朝堂上商量,以前互相针锋相对的事情也少了。 不过有些大臣每天上朝比以前还积极,每天都期待的看着沈如姜。 因为他们能从沈如姜那边吃到不少的瓜,前朝后宫,只要沈如姜看到了都能吐露出一二。 虽然他们也被沈如姜暴露过糗事,一开始接受不了,但被吐槽的人多了,他们不是唯一的时候,心情就好多了,甚至期待起来。 沈如姜在心里盘算着,明学义和姚凯旋已经去南方赈灾有一个月了。 南方的灾情已经稳定了下来,根据暗卫传来的消息,朝廷拨出的赈灾粮食和银子都用在了灾民身上,这一次的赈灾是东绍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赈灾。 沈如姜在心里把自己夸了又夸。 【沈如姜:这次赈灾效果比以前都好,灾后的重建也很顺利,更重要的是每次灾难后都会爆发出瘟疫,这次也没有出现。】 【朕果然是天选的天子,没有朕这么英明果断的决策,南方的灾情哪里有这么好。】 【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天子的料,说的就是朕,朕真是千古一帝。】 【为了奖励朕,今天就罢免几个朝廷的蛀虫吧。】 她目光在下面巡视一番,最后落在了大理寺,她忽然想起来,之前吃瓜的时候好像看到大理寺中有个恶贯满盈的人。 “郑乐山!” 沈如姜忽然说道,郑乐山连忙走出来,他开始冒冷汗了,自己最近什么也没有做啊,当然以前也没有做过什么。 可是陛下太过突兀,不仅是郑乐山都没有反应过来,整个朝堂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。 “郑乐山,你们大理寺真是好大的胆子。”沈如姜冷笑。 郑乐山忽然想起来,之前听陛下的心声,好像陛下说过他们大理寺有一个恶贯满盈的人,他知道以后曾注意大理寺内所有人的动向。 但是他们都很正常。 如果陛下没有说错的话,那就说明这个人真的很会伪装。 “陛下,臣不知道臣做错了什么,请陛下明示!”郑乐山忽然明白沈如姜不是冲着他来的,他不过是一个幌子。 果然下一刻他就听到了沈如姜的心声。 【沈如姜:朕真是一片苦心啊,明明不是郑乐山的错,还得先拿他开刀,只有这样朝堂上的某些大臣才不会拿着郑乐山说话。】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