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大变-《梦徊战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目送着南宫领着孙旭东他们去了,景监回了大营,刚进辕门,就见将参王平带几个人急急赶来。王平见到景监一怔,忙行了参礼说道:“有人报我说是有刁民竟敢闯营,莫非还惊动了大将军?”

    “哦?是谁报你呀?”景将军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不过是曲乡一众义民想要来投军罢了,我已经把他们收了,安置在花儿坡营了。”说罢不再理会怔在一边的王平,径直回了大帐。

    孙旭东他们先到几里之外的一片洼地,汇合了扎营在这里的余下斗士。替孙先生和旷引见了南宫之后,即在南宫的带领下,天刚亮时到了花儿坡。孙旭东记得当初景皓就是在这儿筑营时,中了白军的埋伏被俘到邺城的,此时只见花儿坡的军营依山傍水而筑,营前埋着鹿角竹签等防袭设施,四周都用高大木栅栏围住,很明显,在这儿筑营就是为了能以居高临下之势,封锁住营前一条通往鑫国纵深的大道。看来这些工作都是景皓被俘后,鑫军继续完成的。

    花儿坡的守将陈伟是景监的心腹校尉,得了景监的将令,立即令军士在军营西边腾出了十顶大牛皮帐篷,安顿了孙旭东的人马。南宫一路上已经和孙旭东混得稔熟,此时见诸事已安置妥贴,便告辞回大营回复将令。

    一同送走南宫,陈校尉过来客套了一番自去操练兵士。孙旭东等三人围坐在帐篷里,孙先生听完孙旭东述说昨晚的情形后,闭目沉思了片刻,说道:“不用说了,景大将军身边定有掣肘之人哪。”旷点点头:“我想也是这样的,不想让别人知道咱们的来历。”孙旭东眼光闪烁,摇摇头道:“我想还不仅于此,这其中的隐情现在实在难以看破。”

    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屯。”孙先生朗声一笑,“咱们不用瞎捉摸,景氏兄弟是旷古罕有之国士,有这一条就足够了。走,咱们去看看鑫国兵士的斗志如何?”

    三人来到大营东边的操场,场里两千多兵士正在进行操练,对于这种大规模的排兵布阵,孙旭东虽然得到过景皓的一些指点,但那是纸上谈兵,还是不很熟悉。此刻得孙先生和旷在边上一一点评讲解,自觉大有收益。

    看了足有小半个时辰,三人回到帐篷,立即展开讨论,孙先生是大行家,历数鑫兵操练中种种不足,以及将后实战中会因此带来的种种恶果。旷则在一边补露拾遗,孙旭东只有点头默记,偶尔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时,立即被孙先生批驳得体无完肤,让孙旭东闹个大脸红,这孙先生在用兵上确实太过厉害。三人海阔天空,慢慢又扯到了兵器的优劣上来,这下孙旭东大占上风,将孙先生和旷说得两口大张,惊诧莫明。其实孙旭东在这个上面已经用了很大的心思,自己是另外一个世界过来的人,那里现在用的兵器在这儿只要有一样就足以称王称霸了,只是得不到而已。

    “铁制兵器取代铜制兵器是必然的。”孙旭东下了一个结论,准备结束这次讨论去弄点饭吃吃,然后补上一小觉。

    “铁器粗糙不说,又脆而易折断,还不好打制,君武大人这个说法未免太过武断了吧?”孙先生求知欲甚强,兴头正高,不依不饶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孙旭东想到了一些,这里还是一个青铜时代,铁器还只是用在什么铁链、铁栅栏或是某些粗糙农具上了,说明人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好冶铁的技术,自己虽然知道铁制的兵器比铜制好得多,但可惜在那个世界里也没干过铁匠这一行,对于冶铁这门技术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但他相信,只要得一人相助,自己就一定能冶炼出适合打造兵器的精铁来。此人暂时还没找到,此时便故作神秘地笑道:“先生到时自知。今天休整一天,自明日始,您们二位就要开始训练斗士们了,不能总让他们歇着。大家既是来投军,就要守军规、军纪,先生要好好替他们讲讲,触犯军纪是要杀头的。我看这些天很多人都散漫了。好了,咱们该去祭祭五脏庙了。”

    “君武大哥,你的衣服脱下来我帮你洗吧,我学会了呢。”孙旭东刚出帐篷,就听云公主一声脆生生的声音,她正和祠福媳妇一道在收斗士们要换洗的衣裳。云公主自失忆后,性情大变,所作所为让这些知道她底细的人经常瞠目结舌,不敢相信。她身后低着头站着的祠福媳妇,不时红着脸瞟孙旭东一眼。

    随着公主的转变,孙旭东对她的看法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毕竟是自己一巴掌把她打得像个白痴,以前的事都忘了个干净,虽然或许对她来说不一定是坏事,但对于有着现代心理常识的孙旭东来讲,还是知道失忆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,常常会为了一个我是谁的问题想破脑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