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个位置的人选,最终的决定权,百分之百在郑仪书记自己手里。 他这个秘书长,最多也就是根据书记的要求,提供一些符合条件的人选名单和建议,绝不敢,也不能越俎代庖。 他需要做的,是揣摩圣意,是确保推荐上去的人选,能够符合郑书记的用人标准和偏好。 那么,郑书记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秘书呢? 王秘书长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,仔细复盘和琢磨着。 首先,政治绝对可靠,这是底线中的底线。 背景要清白,社会关系要简单,不能有任何可能给领导带来风险的隐患。 其次,能力要全面。 文字功底要扎实,毕竟要处理大量文件报告;办事要稳妥周到,有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;口风要紧,严守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。 第三,性格要沉稳低调。 郑书记不喜欢那种咋咋呼呼、心思活络的人。 秘书是服务岗位,需要的是默默奉献、甘于幕后,不能有太强的表现欲。 第四,最好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。 周扬下去当区长,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郑书记对干部经历完整性的看重。 一个对基层情况有了解的秘书,更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 第五,年龄要合适。 太年轻了可能压不住阵脚,太年长了又缺乏培养潜力。 大概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,是比较理想的区间。 根据这些标准,王秘书长在自己脑海中,将市委、市政府两大院内,以及各区县、各部门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,快速过了一遍筛子。 有几个名字,浮现在他的脑海里。 比如,市委政研室的一位副主任,文字能力超强,理论水平高,但性格可能略显书生气; 比如,市政府办公厅的一位科长长,协调能力出众,人脉也广,但会不会有点太“油滑”? 再比如,某个区的区委办主任,有丰富的基层和办公室工作经验,办事牢靠,但年龄稍微偏大了一点…… 各有优劣,难以抉择。 王秘书长知道,光靠他自己在这里琢磨是没用的。 他必须找机会,探一探郑书记的口风。 这天下午,王秘书长拿着一份需要郑仪签批的文件,走进了书记办公室。 郑仪正在批阅文件,抬头看了他一眼。 “秘书长,有事?” “郑书记,这份关于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的方案,请您审阅。” 王秘书长将文件放在桌上,恭敬地说道。 郑仪拿起文件,快速浏览了一遍,拿起笔签上了名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