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481章 黑马-《权势巅峰:分手后,我青云直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从团市委直接过来,跨度太大,恐难胜任。

    而且,郑仪内心深处,或许更倾向于选择一位男性秘书,处理起某些事务来更为方便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,最终落在了最后一个名字上。

    赵希言。

    明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。

    三十一岁。

    看到这个年龄,郑仪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这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,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,又保有充足的干劲和可塑性。

    再看学历——京城大学。

    京城大学的高材生,选择回到江东,回到明州开发区工作?

    这个选择本身,就透着一股不寻常。

    他仔细阅读着赵希言的履历。

    “幼年家贫,由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外祖父抚养长大……早年曾用名赵寸光……复读两年后考入京城大学……毕业后放弃留京及南方高薪机会,主动选择回江东工作……”

    这份履历,与前面几位相比,显得格外……“坎坷”和“独特”。

    没有显赫的背景,没有顺畅的仕途起步,甚至有一段颇为挣扎的青少年时期。

    但正是这种“坎坷”,让郑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    一个经历过生活重压、依靠自身努力挣扎出来的寒门学子,往往比那些一帆风顺的人,更有韧性,更懂得珍惜,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

    复读两年,考入京城大学,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心志?

    放弃优厚待遇,选择回到相对落后的家乡,这又需要怎样的情怀和担当?

    郑仪的目光又落在“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”这个职务上。

    办公室主任,这个岗位看似寻常,实则极其锻炼人。

    它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极强的综合协调能力、文字处理能力、细节把控能力和抗压能力。

    要能上传下达,要能协调内外,要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,是单位的“大管家”和“枢纽”。

    能在三十一岁的年纪,在开发区这样的经济一线部门担任办公室主任,说明这个赵希言的能力,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。

    而且,开发区的工作经历,也正好符合他“对经济工作有了解”的要求。

    郑仪身体微微前倾,按下了桌上的通话器。

    “秘书长,你来一下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