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宁清洛不动声色,手上力道却未减,"母亲,您病着怎么去?父亲和晚姨娘都在紫檀院,柔小姐若真有事,他们还能耽搁不成?您现在去,不是添乱吗?" 宁夫人闻言一滞,随即眼泪簌簌落下。 "可我…………我怎么能放心…………" 府医见状,立刻道:"夫人情绪不能过激,否则肝火更盛,恐加重病情。"说罢,他捏起银针,快狠准地刺入宁夫人手腕上的内关穴。 "啊!"宁夫人吃痛,本能地想抽回手。 "夫人忍忍。"李太医手下不停,第二针已扎入合谷穴,"您这病一半在身,一半在心。若不及时疏通气脉,只怕日后会落下胸口剧痛之症。" 宁夫人咬牙忍着,额头已冒出冷汗,却仍强撑着问:"李大夫,我这身子…………可有大碍?" "只是肝郁气滞,施针后便可缓解。但夫人须得平心静气,否则日后还会反复。"说着,他又连施几针,扎向天突、膻中等穴位。 宁夫人闷哼了几声,脸色渐渐缓和,但仍不放心:"万一柔儿有事…………我就算好了又有什么用?" 宁清洛站在一旁,眸色深沉地看着宁夫人,忽然开口道:"母亲,柔小姐不是小孩子了,府医说她只是晕倒,未必是大事。" 宁夫人猛地抬头,眼中寒光一闪:"你什么意思?难道我关心自己女儿错了?" 宁清洛淡淡道:"关心没错,但若因为担心,自己先倒下了,日后谁还能护着姐姐?" 宁夫人怔住,神色复杂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,最终松开了攥紧的帕子,低声道:"你说得对。"她闭上眼睛,缓缓吐出一口气,"我得好好养着。" 府医这才松了口气,收了针,取出笔墨开方。 "我开一副疏肝理气的方子,柴胡、香附、郁金各三钱,白芍二钱,甘草一钱,以水煎服,早晚各一次。"他边写边叮嘱,"再配安神丸,睡前服一颗,三日必见好转。" 宁夫人轻轻点头,"多谢李大夫。" 府医写完药方,交给一旁的丫鬟,又看了眼宁清洛,沉吟片刻才道:"清小姐,恕老夫多言,夫人此次发病,是长期郁结积累所致,往后情绪波动不能再过大了。" 宁清洛明白他话中之意,颔首道:"我明白,我会注意的。" 待府医告退后,屋内重归寂静。 宁夫人倚在软枕上闭目养神,脸色仍略显苍白。 宁清洛盯着她看了一会儿,忽然低声道:"母亲歇着吧,我去紫檀院看看柔姐姐了。"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