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:将军当士兵使-《大夏刑案官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这与信不信任无关。
    还有:本官一向喜欢亲力亲为,你若想帮助破案、可随时跟着本官。以后你要习惯。”
    “可,不按流程走,您会被诟病、且容易惹上无数的麻烦。”桓凡提醒。
    狄映:“呵呵呵,本官不觉得自己的仕途、名声,比受害人的性命更重要;也不认为这些、比能及时阻恶更重要。”
    说着,狄映就指向了被常九看管着的人犯。
    再对桓凡道:“既然你想审、那你来。这名人犯、就是被你判决过的。”
    人犯:聋哑人、贺顺。16岁。
    因杀人劫财、入狱已半年。
    被害人是一名卖豆腐的中年男子、黎展,挑担在街上叫卖时、被杀。身上钱袋丢失。
    事后:贺顺到州衙自首。
    做为州衙司长的桓凡,当时就判了贺顺秋后处决。
    所以,桓凡认识贺顺、也记得这桩案子。
    只是现在狄大人让他重审,桓凡就不太能理解了。
    贺顺是自己投案的,且当时也交出了杀人的凶器——一把斧子。还有血衣和钱袋。
    这案子明明就没有问题。
    不过,狄大人既然发话了,桓凡想了想后,决定再次展现一下自己审案的水平,同时也为了向大人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。
    就问向了贺顺。
    “黎展是你亲手杀的吗?你是如何杀的他?”
    问完,桓凡就看向了一直没有出声的朱祥。
    朱祥就对着贺顺比比划划了一番,贺顺回了一番比比划划。
    朱祥代替贺顺回答:“是我杀的,他的担子撞到了我,还不道歉,我一时不忿,就抽出腰后的斧子、砍死了他。”
    桓凡就看向了狄大人。脖子歪歪、嘴角斜撇,意思是:您看吧?明明一清二楚的。
    狄映笑。
    笑着对朱祥道:“本官不需要你自己理解、总结出来的意思。你是翻译,只需要将对方每一个动作、是什么意思、或可能是什么意思都告诉本官就行。去吧,重新问。”
    第(3/3)页